昆劇牡丹亭的表演藝術之一(作者王郭章)

版權聲明

  • 《昆劇牡丹亭的表演藝術》:2006.2.7~2.10華婉兒童圖書館「華婉藝文講座」
  • 華婉兒童圖書館:http://www.hwlib.org.tw
  • 本篇圖文版權為作者王郭章先生所有.
  • 王郭章先生相關介紹請參考:科技生活 2004年6月第49期(專訪主題:王郭章追根究底,脈絡自成.)
  • 若以上無法連結,請參考:http://www.mbtech.com/trv/t3026.html壹、前言。
    一、從白先勇的《青春版牡丹亭》談起。

    • (一)、2001年5月18日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,將中國的「昆劇」列為首批19項「人類口述非物質文化遺產」的榜首。
    • (二)、著名作家白先勇集合了海峽兩岸的菁英,費時一年多,製作昆劇「青春版牡丹亭」, 2004年4月在台北國家劇院首演,此後巡演兩岸三地50餘場,極為轟動。
    • (三)、本報告的內容架構。
    貳、戲曲的形成與發展。
    一、戲曲的定義。

      演員利用中國特有的「唱、念、做、打」表演程式,以「代言體」搬演故事的表演藝術。
    二、戲曲的種類。

    • (一)、戲曲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法。
    • (二)、目前全中國仍有三百多種不同的劇種。
    三、戲曲的源流與雛形。

    • (一)、民間歌舞。
    • (二)、巫儺歌舞。
        1、巫儺歌舞:儺、雩、蜡。
        2、楚辭「九歌」。
    • (三)、詩歌詞樂。
        1、詩經、楚辭、漢樂府、唐詩、宋詞都可入樂。
        2、唐詩、宋詞是戲曲曲文的重要資源。
    • (四)、唐宋大曲。
        1、大曲為唐宋燕樂的最高形式。「大曲」係相對於「小曲」而言,是曲體結構較複雜的曲子。
        2、大曲體式為單一宮調、單曲體,一支大曲包含多個曲段,常常表現為一支主旋律的不同變奏。
    • (五)、說唱藝術。
        1、詩贊系(齊言式):唐俗講(變文)、宋涯詞、元詞話。
        2、樂曲系(長短句):北宋鼓子詞(同一曲牌多遍重複)、金代諸宮調(將多宮調的各種曲牌連接運用)。
      【影片一】:蘇州彈詞:「新木蘭辭」。【影片二】:秧歌戲:「賣高底」片段。
    • (六)、雛形戲曲。
        1、先秦優戲。(1)、俳優:言語調笑。(2)、倡優:歌舞表演。(3)、伶優:器樂演奏。(4)、優孟衣冠。
        2、漢代角牴戲。〔東海黃公〕:東海人黃公,少有法術能制蛇虎。老而嗜酒力衰,術遂不行。秦末東海有白虎出沒,黃公提赤刀往制之,反為虎所殺。
        3、漢代百戲(散樂)。漢代百戲:漢代散樂初亦稱「角觝戲」,後稱「百戲」或「散樂」。百戲內容含歌舞、雜技、武術、魔術等娛樂節目。
        4、唐代優戲。參軍戲:調笑戲謔的表演。「參軍」為被謔者的角色,「蒼鵠」為戲弄人的角色(如相聲的「逗哏」與「捧哏」。參軍戲後來演變為帶歌舞的表演。
        5、唐代歌舞戲。(1)、踏謠娘(踏搖娘):演蘇姓士人自號中郎,嗜酒而醉則毆妻,其妻邊舞邊歌,訴怨苦之詞。(2)、代面(大面):蘭陵王入陣曲。(3)、撥頭(鉢頭):源於西域,演有人為虎所噬,子上山尋父屍並殺虎報仇(山有八折,故曲有八迭)。
        6、宋金雜劇(宋雜劇、金院本)。(1)、宋雜劇與金院本名異實同─南宋與金朝南北分治以後,北稱「雜劇」,南稱「院本」。(2)、宋金雜劇雖仍以調笑戲謔為主,還不是成熟戲劇,但已經朝向完整的人生故事發展,不是「即興式」的表演,同時漸與歌舞表演有機結合,並且具備較為複雜的表演體制、具有角色行當的分類及戲班分類的雛形。
        7、木偶戲與影戲。(1)、傀儡戲:漢代時本用於喪葬之樂,東漢時開始用於喜慶宴會。六朝時仍以歌舞表演主,至唐代已經走向搬演故事的方向。至宋,傀儡戲大盛,並已發展出懸絲傀儡、杖頭傀儡、藥發傀儡、肉傀儡、水傀儡等五種表演形式。(2)、影戲:宋代才開始有影戲的記載。
    【影片三】:泉州戲「元宵樂」。【影片四】:福建高甲戲「 傀儡丑介紹」。
    四、戲曲的成熟。

    • (一)、宋代南戲(戲文)。
        1、約在十二世紀初的北宋末年,浙江溫州地區產生了中國第一個成熟的劇種─南戲(或稱「戲文」、「溫州雜劇」、「永嘉雜劇」)。這是一種綜合民間歌舞小戲、宋雜劇、說唱藝術等成分醞釀出來、體制較為完備的大型戲劇型態。
        2、南戲具有完整而獨立的長篇演出結構,與宋雜劇的分段演出及隨意穿插技藝的表演迥然不同。
    • (二)、元代雜劇。
        1、十三世紀前半葉蒙古滅金前後,在北方形成了一種以宋金雜劇為基礎,再融合散曲套數、諸宮調說唱等藝術的大型戲劇形式─北雜劇,近代通稱為「元雜劇」。
        2、元雜劇照例每本有四折,或者四折再加一「楔子」。每折安排一個曲牌聯套,聯套的規定十分嚴謹。一本四折共有四個聯套,照例僅由一個主角演唱。元雜劇的劇本分為「旦本」和「末本」,由旦唱的稱旦本,由末唱的稱末本。
    • (三)、明清傳奇。
        1、南戲本為一種素樸的民間戲曲,無論音樂或劇本都較為粗糙,並無嚴格規範。南戲在發展過程中,廣泛的借鑑了元雜劇的演出經驗,及吸收北曲的音樂成分,南戲的面貌逐漸改變,於是形成了一種以南曲為主,並相當程度上吸收北 曲成分的戲曲體制─傳奇。
        2、明代中葉後,南戲諸腔並起,尤以海鹽腔、弋陽腔、昆山腔、餘姚腔等四大聲腔聲名最著。昆山腔經魏良輔改良為「水磨調」的昆曲新腔後,昆劇逐漸風靡全國,因此也有人專指昆劇為傳奇。
    • (四)、清代地方戲。
        1、明末清初,南方有「昆腔」及弋陽腔轉化的「高腔」系統;北方有及「秦腔(梆子腔)」、「弦索腔」系統。
        2、南、北聲腔系統雙雙沿長江自湖北、安徽、江蘇一帶傳播時,再度融會交流而產生了「吹腔」、「西皮」、「二黃」(二者合稱「皮黃」)等複合聲腔系統。
        3、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乾隆八十大壽,四大徽班進京,最後終於在清道、同年間吸收了昆腔、梆子腔為主的其他聲腔,形成了劇壇新盟主─京劇。
        4、清代新興的地方戲,除了各種複合聲腔劇種外,還有在民間說唱、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的各種地方方小戲。如道情戲、採茶戲、秧歌戲、燈戲、花鼓戲等等。
    參、昆劇的崛起與沒落。一、南戲四大聲腔。

    南戲流傳各地而有諸多不同聲腔(文獻可考者有十五種),發展到明中葉,「海鹽腔」、「弋陽腔」、「昆山腔」、「餘姚腔」四種聲腔,自諸多聲腔中脫穎而出,號稱「南戲四大聲腔」,為當時最流行的南戲聲腔。【影片五】:福建梨園戲「玉真行」片段。
    二、昆劇由地方劇種躍升為「國劇」。

    • (一)、太倉曲家魏良輔(1502-1581前後,本江西人,流寓昆山,後定居太倉),本習北曲,後轉而鑽研南曲。據說魏良輔因嫌當時南曲昆腔之鄙陋,在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(1531-1541)的十年間,足跡不下樓,潛心研究利用北曲優點改革南曲聲腔,最後終於琢磨出一套號稱「水磨腔」的新昆山腔。
    • (二)、改良後的昆山腔委婉細膩、流麗悠遠,脫胎換骨,由俗轉雅。同時,魏良輔還在伴奏上作了重大改革。南曲戲文一向採用「徒歌」的方式,只以拍板節拍,用鑼鼓扶襯,並在曲尾用人聲幫和,不用任何絲竹樂器伴奏。魏良輔不但加入了絲竹伴奏,並將主奏樂器交由發聲連貫的笛、簫等吹奏樂器負責,以配合昆腔柔緩連綿的特點。
    • (三)、因這種新腔大都用於清唱,因此習稱為「昆曲」。十八年後,昆曲日臻完善,聲勢已超越海鹽、弋陽、餘姚,成為最受歡迎的聲腔。明隆歷四年(1570)到萬歷元年(1573)三年間,昆山人梁辰魚(1519-1591)依照昆曲新腔編寫傳奇劇本《浣紗記》,搬演於舞台,造成極大轟動,新腔新詞,轟傳日廣,影響所及,遍及南北,萬歷年間昆劇進入北京,不久即廣為流行。風氣所及,四方文士紛紛爭用昆曲撰作傳奇劇本,使昆劇逐漸為全國性的大劇種,並逐漸取得「國劇」的地位。
    三、昆劇的沒落。

    • (一)、清代乾、嘉之際,各種新的地方聲腔不斷崛起,同時不同聲腔互相交流、融合,又產生新的複合聲腔。自明中葉以來一直雄踞劇壇盟主地位的昆劇,不斷受到嚴厲的挑戰。由於文人士大夫的賞美傾向,故稱典雅的昆曲為「雅部」,稱各種地方聲腔為「花部亂彈」,兩者的競爭,史上即稱為「花雅之爭」。首先與昆曲競爭的是「高腔」,繼而為「秦腔」。乾隆五十五年後,四大徽班進京、漢劇藝人北上搭班,萃取眾長,於道、咸年間逐漸蛻變為「京劇」。
    • (二)、由於昆劇「曲高和寡」,且未能符合時代的潮流,花雅之爭的結果,花部大獲全勝,此後昆劇即逐漸趨於沒落,尤其道、咸之後,昆曲創作質量大為衰退,或者流於案頭之作,昆劇更是欲振乏力。
    肆、昆劇音樂的特色。一、曲牌聯套體與板腔體。

    • (一)、曲牌聯套體(聯曲體):將若干支曲牌,按一定的章法組合成套,以構成一折(或一齣)戲,一本戲有幾折(幾齣),套曲就有幾套,這種音樂結構形式稱為「曲牌聯套體」。昆劇、高腔都屬曲牌聯套體。
    • (二)、板式變化體(板腔體):以上、下二個樂句作為基本單位,用同一曲調的變奏手法,突出節拍的變化形成各種不同的板式(三眼板類─慢板、四拍子;一眼版類─原版、二拍子;流水版類─有板無眼、一拍子;散版類─節拍自由、緊打慢唱的搖板、導板、滾板)。梆子戲、京劇都屬板式變化體。
    【影片六】:京劇「李逵下山」片段。二、南曲與北曲。

    • (一)、定義。
        1、南曲:南曲是宋元時期南方散曲、戲曲所用的各種曲調之統稱。大體說來,南曲曲調是在南方民間音樂、南宋詞樂的基礎上形成,是南宋時期產生於淮河以南的曲調。南戲使用的曲調為南曲。
        2、北曲:北曲是宋元時期北方散曲、戲曲所用的各種曲調之統稱。大體說來,北曲曲調是在北方民間音樂、北方少數民族音樂的基礎上形成,是金、元時期產生於淮河以北的曲調。北雜劇使用的曲調為北曲。
        3、南曲和北曲合稱「南北曲」。
        4、並非所有由南戲演化的明清傳奇都用南曲,有時也有部分兼用北曲或南北合套;相對的,並非所有明清雜劇都用北曲,有時也有部分兼用南曲或南北合套。
    • (二)、南北曲形成的原因。
        1、民族及地理的因素:中國是個多民族所形成的國家,加以中國幅員廣大,民族性及地理環境不同造成的地域性格,使得不同區域的語言、音樂、風俗習慣往往有所差異。
        2、社會因素:古時交通不便,南北兩地地域隔絕,加上南北分裂的社會歷史因素,人們極少接觸,因而形成各自不同的音樂特色。
    • (三)、南北曲的差異。
        1、南曲為五聲音階;北曲為七聲音階。
        2、南曲字少聲多,旋律性強,旋律起伏漸進,節奏較舒緩,;北曲字多聲少,朗誦性強,旋律跳躍較大,節奏較緊湊,。
        3、 南曲風格流麗婉轉,善於對人物細膩感情的描繪刻畫,但有時過於柔媚細弱;北曲雄壯勁切,擅長表現人物的豪放、剛強、粗獷的性格,適用鐵馬金戈的戰爭題材,或感情起伏較大的題材,但有時過於剛硬直截。
        4、利用南北曲特點組成「南北合套」,相異的風格正適於表現激烈的矛盾衝突,以及塑造不同人物的性格。
    三、曲牌。
    • (一)、「曲牌」又稱「曲調」,也就是曲子的調名。每一曲牌都歸屬於一定的宮調(何謂宮調,請自行參考〔補充資料 一〕)。例如:「步步嬌」曲牌屬「仙呂宮」;「錦纏道」曲牌屬「正宮」;「山坡羊」曲牌屬「商調」等等。但也有些曲牌不僅屬於一個宮調,而是同時可歸屬於不同的宮調,例如:「水仙子」曲牌既屬「黃鍾」又屬「雙調」;「醉春風」曲牌既屬「中呂」又屬「雙調」等等。不過,同一曲牌分屬不同宮調,其樂曲風格自然就大異其趣了。
    • (二)、每一個曲牌的字數、句法、平仄、用韻、調子、唱法都有嚴格規定。但同一個曲牌如分屬不同宮調,則其字數、句法雖相同,其調子、唱法也不同;而有的曲牌因分屬不同宮調,其字數、句法、平仄、用韻、調子、唱法都不相同。
    • (三)、根據成書於清乾隆十一年(西元1764)的《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》統計,流傳下來的南北曲曲牌,除去北曲套曲及南北合套以外,共有「南曲」曲牌1,513個、「北曲」曲牌581個,合計南北曲曲牌共有2,094個。如果加上南曲唱法不同於前曲的「前腔」、北曲內重唱的第二段曲牌「么篇」等變體,則計有南曲曲牌2,762個、北曲曲牌1,704個,合計南北曲曲牌共有4,466個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  • 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