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葉成品再加工
茶葉成品再加工是將製成的茶葉;或是製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廢品及次品等,再進一步以薰花或摻和等方式加工,以改變其包裝,增加其香氣等。最基本的加工就是將茶葉包裝為茶袋,或是進一步處理為瓶(罐 / 盒)裝茶。
薰花(熏花茶、窨花茶、香片茶)
薰花是以茶葉吸收環境氣味的特性,以及鮮花吐香的特性,以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種產品,薰花幾乎可以任何發酵程度的茶為茶坯;製成如茉莉花茶、桂花茶、玫瑰花茶、白蘭花茶、柚子花茶等。薰花所用的花材必須是鮮花,因為鮮花才有香氣。薰花後還要再將花茶乾燥,同時篩除花瓣。不過桂花茶不同,因為桂花的香氣不容易散失,所以桂花茶不需要篩除花瓣。
摻和(蘋果茶、檸檬茶)
摻和的目的是將帶有香氣的植物與茶葉製成品混合,例如將蘋果加入成為蘋果茶,將檸檬加入而成為檸檬茶。通常摻和茶必須將摻和的植物標示,以為飲用者參考。
不發酵茶
綠茶在製作過程中是不經過萎凋 (發酵),直接將新鮮的茶青投入殺青處理,以保持茶葉的青綠及嬌嫩。綠茶殺青則可分為炒青、烘青、蒸青及曬清等。
臺灣綠茶之發展是在1948年引進中國炒菁綠茶製造技術,成品外銷北非等國家。1960年代引進日本蒸菁綠茶(煎茶)製造技術,成品銷往日本。1980年代前;綠茶是臺灣外銷最主要的茶葉,約佔臺灣茶葉總輸出量的40-60%。1980年代以後綠茶因生產成本過高,在國際市場上不再具有競爭力,日本大商社亦在中國投資生產煎茶回銷,同時日本人開始接受烏龍茶,台灣製煎茶輸出日本總量逐年下降,至1990年以後,減至1000公噸以下。
部份發酵茶
茶葉製作過程中,經過萎凋 (發酵)處理的是部份發酵茶,例如包種茶、凍頂烏龍、鐵觀音、白豪烏龍等。台灣的包種茶與烏龍茶品種及生產技術都源自福建。包種茶與烏龍茶的分別則是包種茶發酵及焙火較輕,以及烏龍茶在外形上呈現半球形、捲球形與文山包種茶的條索形不同。鐵觀音茶外形則是呈現球形。
全發酵茶
紅茶製作必須經過萎凋、揉撚、發酵、乾燥等四個主要程序。發酵則是紅茶製作過程中特有的階段,茶青經過發酵作用,葉色由綠色轉變為紅色,同時形成紅茶的熟果香氣。
臺灣製造紅茶始自日本統治臺灣之後,日本政府在南投魚池設立紅茶試驗所,阿薩姆茶種則是在1926年被引進臺灣,開始臺灣阿薩姆紅茶之生產。1930年代世界紅茶主要生產國家印度及錫蘭等自行設限生產,臺灣紅茶因此有機會逐漸增加出口。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7年輸出量高達5800公噸,戰後紅茶出口保持隱定數量約2000-3000公噸,1985年後輸出逐年減少為零出口,反而大量進口半發酵及全發酵茶葉約2 萬公噸
茶葉病蟲害
台灣各地區的農業生產一向都有病蟲害的問題,茶葉生產亦因著病蟲害而造成品質及產量減低,傳統上以噴灑農藥的防治方法雖然快速而有效,不過卻帶出農藥的殘留以及茶農的健康問題。另外在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上也無法控管。近年來各類生物防治法的利用,已成了蟲害防治的新趨向,例如:
茶葉文化
茶葉文化是綜合以上茶葉生產製造以及品飲的藝術;呈現出整合之美。世界各地茶文化都各有特色,例如英式下午茶,土耳其蘋果茶,中式工夫茶(功夫茶)等。茶文化品飲的部份則包含儲茶、茶器(茶具)、茶泉、茶術、敬茶、品茶、茶所、茶食等。
茶器(具)可細分為茶壺、茶船、茶杯、杯托、茶盅、茶盤、茶荷、茶巾、渣匙、茶拂,以及提供泡茶的煮水器。
壺具的壺質可分為密度高的瓷壺,密度居中的石陶Stone Ware,以及密度較低的陶壺。然而最佳壺具則是銀壺。陶壺的毛細孔會吸收茶的香氣,較容易造成不同種茶氣味相互干擾。沒有毛細孔的瓷壺或銀壺則沒有這種問題。壺具的壺形以及釉色,可帶來壺具外觀之美。
茶術是品茗活動中的技藝表現,重點包含茶葉量的多寡,茶泉溫度的高低,浸泡時間及茶湯濃度。茶泉溫度高容易帶出茶葉澀味。茶泉的甘、香、清、寒是為影響茶湯之美的主要因素。茶食(茶點)可增加品茗的趣味或豐富茶文化的內容。品茗的場所依不同的種族文化而有不同的,例如私人茶室,英式下午茶廳,觀光茶園及功夫茶館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