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劇牡丹亭的表演藝術之二(作者王郭章)

四、曲牌的聲音表情。

  • (一)、傳統上慣以「宮調」論述曲牌之聲情,舉例如下:
      1、北曲─周德清在其《中原音韻》中曾做過分析:「仙呂調」清新綿邈;「南呂宮」感嘆傷悲;「中呂宮」高下閃賺;「黃鍾宮」富貴纏綿;「正宮」惆悵雄壯。
      2、南曲─許之衡《曲律易知》中有一段話可供參考:「仙呂」、「南呂」、「仙呂入雙調」,慢曲較多,宜於男女言情之作,所謂清新綿邈,婉轉悠揚,兼而有之;「正宮」、「黃鍾」、「大石」,近於典雅莊重,間寓雄壯;「越調」、「商調」,多寓悲傷怨慕,「商調」尤婉轉;「中呂」、「雙調」宜用於過脈短套。
  • (二)、以上所舉均就大體而言,且嫌抽象。事實上宮調未能確實曲牌之調高與調式,近代有人以「笛色」代「宮調」,較符實際。
  • (三)、若再細分之,則每一曲牌亦均有其音樂表情,吳梅《南北詞簡譜》舉例:「錦纏道」音調悲壯,宜施於老生、正生之口;「步步嬌」必用在首支,有贈版之曲,曲調旋律優美大方,情調莊重雅潔;「小桃紅」活潑輕快。

五、昆劇的曲牌聯套。

南曲、北曲本為不同的聲腔,昆劇雖均用之,但其組套的型態與要求有所不同。以下將南套、北套、南北合套三類的的基本套式列之於下:
  • (一)、南套:〔引子〕(可用不同宮調但笛色相同的引子)─〔過曲〕(正曲或集曲,曲數不拘)─〔尾聲〕(常可略去)。例如「牡丹亭─遊園」:商調引子「繞池遊」─仙呂過曲四支「步步嬌」、「醉扶歸」、「皂羅袍」、「好姐姐」─「隔尾」。
  • (二)、北套:〔代引子習慣用於套首的支曲〕─〔曲數不拘的本宮支曲〕─〔尾或煞〕。例如「單刀會─刀會」:代引子的套首支曲「新水令」─雙調曲「駐馬聽」、「胡十八」、「沽美酒」、「慶東原」、「雁兒落帶得勝令」、「攬箏琶」─煞尾。
  • (三)、南北合套:一支北曲、一支南曲相間連用,但變化多樣。例如最有名而典型的南北合套範例「長生殿─絮閣」:「北醉花陰」─「南畫眉序」─「北喜鶯遷」─「南畫眉序」─「北出隊子」─「南低溜子」─「北颳地風」─「南滴滴金」─「北四門子」─「南鮑老催」─「北水仙子」─「南雙聲子」─「北尾煞」。
【影片七】:昆劇「玉簪記─琴挑」〔朝元歌〕唱段。【影片八】:昆劇「長生殿─絮閣」片段。 二、昆曲的音樂風格:

  • (一)、舒緩:悠遠雅靜,細吟慢唱。
  • (二)、曲折:抑揚頓挫,跌宕有緻。
  • (三)、柔媚:甜潤軟媚,溫柔委婉。
伍、昆劇的表演特色。一、 嚴格的程式規範。

  • (一)、程式是戲曲的基本表演語匯與組合規則,就如書法的點、捺筆法,芭蕾舞的抬腿、旋轉、踮腳尖。
  • (二)、戲曲程式是基於生活原形的再加工,使其精鍊、美化、歌舞化、節奏化,以利於表現劇情,以及技藝的傳承。
  • (三)、唱、念、做、打都有其規範的程式。
【影片九】:昆劇示範教學影片片段。【影片十】:昆劇「牡丹亭─遊園」片段。二、 無聲不歌,無歌不舞。

  • (一)、「抒情」是戲曲表演的核心,而歌舞是內心抒情的的具象化。
  • (二)、透過歌舞手段表現抒情,是為了「詩意」及「美」的要求。
  • (三)、基本上中國戲曲的本質是「表演重於劇情」(此折子戲之所以興)。
三、 虛實相生的寫意性表演。

  • (一)、不像不是戲,真像不是藝(適度的變形,以符劇情的需要、美化的要求)。
  • (二)、小者多實,大者多虛(以遷就虛擬化表演的舞台條件)。
四、 舞台的時空無限性。

  • (一)、這也是虛擬表演的一種。
  • (二)、一個圓場千萬里,數句慢板五更天(時空可以放大、縮小,也可以切割)。
【影片十一】:昆劇「西廂記─遊殿」片段。
五、 高度詩化的典雅風格。

  • (一)、昆劇曲風清麗婉轉,動作含蓄優雅。
  • (二)、昆劇曲文典雅秀麗,美不勝收。

六、昆劇的最高原則─美。
昆劇的一切造型、程式規範、歌舞表演,都服膺一個最高原則─美。
【影片十二】:昆劇「水滸記─活捉」片段。
陸、《牡丹亭》的創作內容與產生背景。
一、 關於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。

  • (一)、湯顯祖(1550-1616)字義仍,號若士,又號海若,自署清遠道人,江西臨川縣人。十三歲時,從泰州學派理學大師羅如芳遊。十四歲補縣諸生,二十一歲江西鄉試第八名舉人。三度春試不第,三十四歲時始中進士。湯顯祖曾任南京太常寺博士、南京詹事府主簿、南京禮部祠祭司主事。萬歷十九年(1591)四十二歲時,因上「論輔臣科臣疏」批評執政,遭貶廣東徐聞典吏,二年後移浙江遂昌知縣。萬歷二十六年(1598)四十九歲時棄官歸鄉、作傳奇《牡丹亭(還魂記)》。
  • (二)、湯顯祖著有傳奇《牡丹亭》、《紫簫記》、《紫釵記》、《南柯記》、《邯鄲記》,以及詩文集《紅泉逸草》、《玉茗堂文集》。才氣縱橫,文名滿天下。
  • (三)、湯顯祖為人剛正不阿,不攀權貴。萬歷五年(1577)湯顯祖二十八歲時,首相張居正欲其子及第,羅海內名士以張之,聞湯顯祖、沈懋學之名,命諸子延致,沈懋學應之,顯祖謝勿往。結果當年沈懋學以一甲第一名及第,張居正次子張嗣修以第二名及第,湯顯祖則名落孫山。萬歷十一年(1583),湯顯祖進士及第次年,輔臣申時行、張四維招之,不應。又次年,吏部「驗封郎中」以書勸與執政通,可升為吏部主事,湯顯祖作書卻之。
  • (四)、湯顯祖一生受三人影響極深:一為其業師羅如芳,湯顯祖的立身處世原則、操守及陽明學派「知行合一」精神的體現,均受其影響;二為同樣出身泰州學派而特立獨行,不受禮教約束的李摯(1527-1602);三是晚明四大名僧中以身殉道的達觀真可(1544-1604)。達觀對湯顯祖的影響,主要在生命意義的探索,及對生死問題的看法上,而這些思想都反映在其作品上。
二、 牡丹亭的故事概略。
南安郡太守杜寶之獨生女杜麗娘,才貌端妍,自幼受庭訓,謹守家教。年方二八,未議婚嫁,及讀詩關雎篇而興閨怨。某日,與侍女春香私至後花園遊賞春景,見景生情,頓起懷春之思,歸家倦而寐,夢與一手執柳枝之少年書生幽會燕好。因眷戀夢境,不日獨自往花園尋夢,奈夢境猶新,嘆斯人何在?由是春傷日增,竟至寢食悠悠,醫藥罔效。麗娘攬鏡見自己花容消瘦,恐不久人世,乃自畫春容,以留倩影,並題詩於上。時至中秋,麗娘病愈沉,彌留之際,囑將自畫像盛匣中,置於花園太湖石底,並將遺體葬於梅花樹下,隨即抑鬱而終。杜父升官將離南安赴揚州,臨行前囑在後花園築梅花庵,以安麗娘靈位,由石道姑、陳最良守之。麗娘死後,十殿閻羅胡判官憐之,命花神守其肉身不壞,許其再返人間。
另一方面,嶺南書生柳春卿,年二十餘,因夢一美人立梅花樹下,告之曰:「柳生,遇俺始有姻緣之分,發跡之期」,遂改名夢梅。夢梅由廣州欲往臨安應試,過南安,遇歲寒大雪,傾跌呼救,適麗娘塾師陳最良路過救之,伴至梅花庵養病。夢梅病漸癒,一日至後園漫步消遣,偶拾麗娘自畫像,觀之傾慕不已,攜歸房中日日玩之拜之。
麗娘逝後三年,石道姑擇吉為設道場超渡。其夕麗娘魂至,聞夢梅呼喚美人聲,麗娘魂敲門入內,遂與夢梅幽媾,後每夜必至,未待雞鳴即去。一夕麗娘以實告夢梅,囑發其墓可復生,夢梅謀之石道姑,擇吉發墓,麗娘果復生。兩人結為夫婦,雇舟偕石道姑向揚州,以尋麗娘父母。兩人赴揚州途中,暫寓臨安,見各路考生赴選場,夢梅往試,得中狀元,因李全之亂未遑發榜。夢梅歸,麗娘以放榜無日,囑夢梅攜其自畫像為信物,赴淮安尋其父。時金兵犯宋,杜寶奉旨移鎮淮安,以兵荒馬亂,囑杜夫人與春香自揚州避難臨安。杜夫人與春香臨安巧遇麗娘,母女得以重逢。
夢梅至淮安,杜寶因招降李全,正設太平宴慶功,夢梅稱婿請謁,杜寶不信,見麗娘畫像,以為夢梅盜墓,付監吊打拷問,堅不信麗娘復生之事。適夢梅中狀元發榜,始獲釋。雙方同至天子處論理,天子傳麗娘,令黃門取「照膽鏡」照之,並訊問復生前後事,證明非假,乃敕彼等相認,最後一家均獲陞賞,終以團圓收場。
三、 牡丹亭創作原委與作品主題。

  • (一)、《牡丹亭》以明代民間話本《杜麗娘慕色還魂》為故事藍本。《牡丹亭》與話本《杜麗娘慕色還魂》故事情節非常雷同,甚至部分賓白照抄話本。但話本情節杜父聞麗娘復生,即歡歡喜喜赴京與女兒女婿相會,《牡丹亭》改為杜父不願相認的種種波折。《牡丹亭》寫次要人物之精彩賓白,更非話本所能比肩。而《牡丹亭》曲文之瑰麗精妙,更是世所公認稱頌。湯顯祖只是藉流行話本之故事藍本,以創作其戲曲傑作。
  • (二)、《牡丹亭》的主題思想。
      1、至情:「情」是湯顯祖貫穿整本《牡丹亭》的核心思想。湯顯祖在《牡丹亭》題詞中闡述:「如麗娘者,乃可謂之有情人耳。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。生而不可以死,死而不可復生者,皆非情之至也。夢中之情何必非真?……第云理之所必無,安知情之所必有耶!」。杜麗娘由夢生情,由生而死,由死而生,情深至極,至情超越時空、超越理性、超越生死!湯顯祖追隨的「泰州學派」本傾向於「狂狷」,表現在文學上,自然馳騁想像,不受羈束,此所以湯顯祖編織《牡丹亭》離奇劇情之創作心理基因。

      2、人性自由:杜麗娘追逐夢境尋求真愛的行動,衝破了其所受的禮教與當時的社會規範,可謂驚世駭俗。其追求心性自由的勇氣,連幽冥也為之動容,乃能死而復生。
      泰州學派為陽明學派支派,強調良知自發之一面。羅如芳特別強調心性之自由發展,湯顯祖秉此學風,其思想自非名教所能羈束。此湯顯祖之所以使杜麗娘藐禮教、覓真情也。

柒、昆劇《牡丹亭》的表演美學一、《牡丹亭》文辭之美。

  • (一)、湯顯祖本詩文名家,文字造詣自然不在話下,《牡丹亭》綺麗典雅而曲折,善用古人麗辭佳句鎔鑄為新辭。
  • (二)、「驚夢」齣遊園曲文為例(請參閱〔補充資料 二〕)。二、昆劇《牡丹亭》音樂之美。

    三、昆劇《牡丹亭》做工之美。

    四、昆劇《牡丹亭》劇情、文辭、音樂、做工互相交融的意境之美。

    五、欣賞《牡丹亭》的舞台演出實況。





【影片十三】:白先勇製作的「青春版牡丹亭」精華選段。(上本─夢中情):閨塾、驚夢、離魂。(中本─人鬼情):冥判、旅寄、幽媾、回生。(下本─人間情):如杭、索元、硬拷、圓駕。捌、結語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